经济日报: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经济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日报通知》,引发关注。筑牢早在2016年,个人《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个人信息泄露案件风险提示的信息通知》就曾对相关问题进行规范,但个人金融账户信息泄露的保护情况近年来仍频频发生:某脱口秀演员控诉其个人流水遭某银行泄露;某银行客户经理因非法出售客户信息被判刑……这些现象,不时引发人们对于金融机构内控存在漏洞、防火个人信息泄露的经济担忧与讨论。
个人信息是日报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筑牢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个人姓名、出生日期、信息身份证件号码等。保护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防火持续提升,互联网、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日益广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将从今年8月持续到11月,是国家从监管层面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到侵害、营造健康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要从根本上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不受侵害,功夫要下在平时。
银行保险机构应不断升级内部信息安全系统,防止黑客技术截获。同时,银行应完善客户个人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收集、保存、使用和对外提供个人信息等方面,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在各个环节的安全。银行还应进一步加强职员的保密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律素养,知悉随意泄露消费者信息的各项法律责任。
消费者也应提升法律意识,在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后,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不使个人权益受到损害。我国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均有明确规定,对客户信息保密是银行保险机构的法定义务。近年来新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也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内容。
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场景并非银行保险业独有,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在其他一些涉及个人信息较多的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此次银保监会下发《通知》也给电商平台、旅游等行业提了醒。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业和部门,都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来加强监管,寻求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确保信息在保证合理合规的前提下使用,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关文章:
- 11月22日财经早餐:疫情忧虑搅动市场,助涨避险美元上涨,金价下滑至逾一周最低
- 联合利华旗下洗护品牌The Laundress发布中国市场产品召回公告
- 英国竞争监管机构将对博通收购VMware交易展开调查
- 微博Q2营收30亿元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32%,环比提升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4万 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
- 俄副总理:俄罗斯石油的产量与销量相匹配
- 北京本土感染者+634,135例社会面!市疾控:两例重症感染者未接种加强针
- 央行: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
- 资金被占用未披露, 西陇科学再遭监管“点名”,实控人黄氏家族忙减持
- “中国科创 世界动能·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案例征集上线发布